四季养生网欄目視頻美女
  1. 健康
  2. 正文

耳朵裡面經常癢,卻啥也掏不出來?或是4種病的徵兆

你喜歡掏耳朵嗎
有的人掏著掏著,把整個耳朵掏沒了。
王阿姨「專業掏耳16年」,平常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拿著挖耳勺和棉簽掏耳朵,隨著挖耳次數的增加,耳朵越來越癢,每次挖得也越來越深入。
耳朵經常出現異常分泌物,但王阿姨沒感到不適,也不知道分泌物增多是不正常的,就一直沒有去醫院就診。
直到前陣子,王阿姨出現了聽力下降的症狀,才覺得情況不對去了醫院。
初步的活檢結果顯示為外耳道鱗癌,影像學結果顯示病灶已累及腮腺、頸部淋巴結
考慮病情已經發生了轉移,術中很可能需要對左耳進行切除,家屬很快同意了醫生的決定。
術中,醫生對王阿姨進行了外耳/中耳切除、腮腺全切、淋巴結清掃,同時將大腿上帶血管的皮瓣移植到了左耳切除處形成漏洞。
雖然保住了生命,但卻因此而失去了一隻耳朵,這個結果令王阿姨追悔莫及……。
01
別「趕盡殺絕」,耳屎是有用的 「屎」
相信螢幕前的你也有和李阿姨一樣的習慣,閒著沒事就喜歡掏耳朵,認為耳屎特別不幹凈,一天不掏全身不自在。
耳屎的學名叫「耵聹」,它是外耳道皮脂腺、耵聹腺分泌的蠟質代謝廢物,主要成分為角蛋白、醇類、脂肪酸、灰塵以及皮屑等,耵聹可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。
乾性耵聹像一層薄膜一樣附著在外耳道上,具有潤滑、保濕作用,讓皮膚免受水漬、創傷、異物的損傷,而濕性的耵聹則像油脂一般附著在外耳道上,對於想進入耳內的細菌、灰塵等可以很好的堵截。
除此之外,耵聹內還含有一些溶酶菌、免疫球蛋白等成分,可幫助抑制耳道內細菌和真菌的繁殖,保護耳道健康。
耳屎一直不掏會堵出來嗎?
一般不會,我們的耳朵具有自潔作用,在日常咀嚼、張口以及打哈欠的時候,耵聹會隨著排出體外。
當然,如果你覺得耳朵因為耵聹而發生堵塞,聽力有所下降,則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清理。注意不要自己隨意掏耳朵,否則反而容易把耵聹懟進去,加重自身的症狀。
但很多人在日常會有「強迫症」,特別喜歡掏耳朵,過度清潔可能會帶來這三個隱患。
1.耳屎越掏越多
掏耳朵會導致外耳道受到刺激,讓皮膚新陳代謝速度加快,繼而會讓耵聹分泌增加,形成惡性循環。
2.損傷外耳道
在掏耳朵的時候,容易力道過重導致外耳道損傷,一旦發生損傷容易導致細菌入侵、交叉感染等,繼而引起耳膜損傷、聽小骨損傷,嚴重時甚至會誘發外耳道癌。
3.引發內耳道濕疹
耳道的皮膚非常脆弱,反覆的刺激容易讓其充血腫脹、發炎、長癤腫等,繼而引起慢性糜爛,誘發濕疹。
02
耳朵不掏就癢,是什麼原因?
這時候有人要說了,我真不是想掏耳朵,而是不掏的時候耳朵癢的難受。
正常情況下,如較多的蟎蟲寄生導致過敏反應出現、耵聹沉積過多、外耳道受到刺激都會引起耳朵癢。
但也不排除有以下4個「特殊情況」,由炎症和濕疹導致耳朵發癢。
1、耳道炎
耳道炎多是因為掏耳朵時損傷了外耳道皮膚,沒有及時處理使炎症發生。也可能是由於經常戴耳機或游泳洗澡時有污水進入到耳道內引起,主要表現是耳道癢。
2、中耳炎
中耳炎會引起短暫性聽力下降、一側耳鳴以及陣發的瘙癢、刺痛症狀,該症狀是由於耳朵出現感染所致。
3、咽喉炎
咽喉炎會導致咽鼓管內的分泌物增加、堵塞,繼而導致內耳壓力上升,容易引起耳道瘙癢症狀出現。
4、外耳道濕疹
大部分的濕疹是由過敏引起,主要可分為乾濕兩種,但兩種濕疹都會有明顯的瘙癢症狀。
所以,耳朵發癢時不建議自己掏,儘早去醫院查明發癢原因才是正道。
03
不讓自己掏,能不能去采耳?
前段時間,采耳由於其環境舒適,技師手法熟稔,引起一波采耳熱潮。但樂極生悲,有不少人在享受采耳時倒霉「中招」
李先生:「我沒聾之前,經常去采耳。」
李先生平常特別喜歡采耳,他是這麼形容采耳的:在采耳的時候感覺身心都得到了放鬆,整個人飄飄欲仙。
然而在一次采耳的過程中,他的外耳道、鼓膜被刺破了,送往醫院時醫院表示已經無力回天了,聽力下降不可逆……。
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眼耳鼻喉科醫師鍾潔斌提醒,一般不建議頻繁去采耳,我們的耳道具有自潔功能,不需要額外的清潔。
盲目清潔容易導致耳道破壞、耵聹栓塞加重、耳朵疼痛等,若非要去采耳,建議去正規的醫院或機構,每次采耳的時間保持在15分鐘以內為宜,2到3周清理一次即可。
朋友們,盲目掏耳有風險,管住「掏屎」的手才是王道,耳屎是有用的「屎」
猜你喜歡